“时尚圈有很多我爱的东西,也有很多我恨的东西,但我没办法不爱它。”
脱口秀主持人囧司徒在马克·吐温奖表奖典礼上的自嘲,描绘了喜剧行业在疫情下的窘境。
实际上不被需要的岂止文艺演出,身处上海的时尚从业者对此深有体会:“周围爱买买买的很多朋友,开始感慨‘买那么多衣服有什么用?’。这个时期思考更多的可能只是温饱问题。”
在中国这片广袤又琐细的土地上,高级时装(HIGH FASHION)似乎从未真正落地过。以前或许是“不想”,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若即若离,人们可以仰视它,却不曾真的拥有过它。现在则是“不必”了,戴着口罩让人对化妆没了兴致,仅视频会议可见的服饰更显得多此一举。
人们或许会对楼下饭店关张而惋惜,但相邻服装店的撤退或转让,却难以引起大家的注意。这大概就是时尚行业在中国的处境——岁月静好时是风景,百废待兴时来不及同情。但这样美丽又残酷的特质对一些中毒已深的人来讲却依然有其无可替代的吸引力, 比如本文采访对象徐峰立。
一个工作日的晚上,“时尚潮人”徐峰立在出租车上完成了胖鲸的采访。对于我们抛出的每个问题,他都给出了非常细节的回答,这表明他在没有接受采访的那些时间里每时每刻都在深入而细致地思考。他语速很快、思维敏捷,对于时尚圈面子里子问题并没有避讳,而这所有的自嘲和反问映射出的正是他作为从业者对这份事业的骄傲。一定程度上,他代表着这个行业的特质,有一种冷酷的热情,疏离又迷人。
疫情期间探索了哪些新的工作模式?这种新模式是可持续的吗?
新模式是云拍摄、云制作,然而是被逼无奈下做出的探索。
三月初开始,七十八天,没有人知道会封这么久。其间我实在憋不住,请合伙人抽了个塔罗牌,说要到6月6日芒种前后。可是没有人,甚至她本人,希望相信这可能会是真的。这么多天不能见彼此,焦虑在蔓延,老板们甚至董事长们开始对每一个实际执行的项目盯得更紧。迫不得已,我们只能选择远程遥控的办法去做执行。
这个焦虑,经历过封在家里没办法做平时习以为常的项目的人,不难理解。此前,我们做红蜻蜓、培罗成、波司登这些国产品牌的案子,通常大老板是抓大放小,细节是不看的。现在,他们,甚至董事长都要看,还经常在这个“看”中间把属下已经通过的内容推翻。向上汇报的东西因此翻倍增长,线上会议一开就是几个小时。AGENCY们夹在中间苦不堪言,很多人肩膀颈椎都不好了。
说回云制作,这种工作模式不算新开发的,但是在我们行业却是被逼没办法。时尚行业传统上是以线下为主,可自从疫情冒头就一直在延期。“时堂”订货会、上海时装周,从3月初到3月底再到4月,看着又不行了延到4月底,又到5月,直到错过一整个季度。时装品牌相对于其他行业有它自己的节奏,错过了女人节618这样的节点,那很多3月份的IDEA拖延到4月份就不成立了,4月份的IDEA拖到5月份又不成立,所以大家都只能等下一季8月份9月份再去做。
我个人观点,这个新模式不是可持续的。它特别虐人,让我们感觉简直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求生。所以我希望它只是一个临时的“锻炼”。它锻炼人的地方在于,它把你变成了一个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状态,像新东方的那句口号一样。
让你感到绝望的压力来自哪里?
时尚产业在我目力所及的范围内简直是哀鸿遍野了。时装品牌销售变差,导致在销售以外的所有预算必然锐减。可能4月份预算还是7位数,到5月份就变成6位数了。我们行业的惯例是拿出销售利润的8%-10%放在市场投放上,预算是跟着销售走的。
这段时间聊下来,大多数客户品牌的意思是下半年要看双11或者是9月份的销量怎么样,如果销量继续走低,预算还是会砍。这就意味着能花在我们承接制作、宣传等等地方的预算,也越来越低。
服装是不是受疫情影响很大的一个产业?上海这一波的冲击有多大?
特!别!大!前面说过,服装行业的季节性很强,大多数品类都是按季度销售的,一年四季都有订货会。然而疫情之后这个节奏被完全打乱了。春季的生产了没有人买,因为在封控呢。物流没有了,场合也没有了,整个一季都被拿走了。到了夏季,品牌怕压库存不敢生产了,可是房租、水电、人工等等一样也少不了。可是正在经历居家隔离的消费者真的也是没有需求了。怎么办?没有人知道。
接着上面多说一点,时装产业的供应链上有工厂、代理商、实体店、线上渠道商、品牌。损失最大的不一定是商业品牌,因为它们有全国/全球的大市场,但一些刚起步的服装店是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有的服装店、买手店可能刚开,租了三个月,封在家又不能搞线上直播,货都发不出去,解封的时候已经过季了,真的损失巨大,所以很多人真的就是陷入绝望中。
好消息是,深圳时装周顶着压力,缩减规模办了线下和线上的两个部分;坏消息是,上海时装周延期之后,也只有线上元宇宙。真的也是没有办法。
面对中国市场的复杂性,时装品牌有哪些新的应对?
先说国外品牌吧,尤其是高奢,传统上是靠线下活动(VIP、艺人),现场的销售很重要。如果一个品牌活动的现场来了100个人,其中有10个或20个人买大件,这个转化靠的是品牌工作人员现场PVP的服务体验。这种纯享层面的事,在完全没有线下的情况下,算是让巧妇去做毋米粥了。
在我的小区邻居里就有MARGIELA的CEO。他们在上海封禁期间真的是被迫把今年第一家咖啡店开到了成都(本来是上海)。现在很多奢侈品牌的活动已经降级到二三线城市,甚至有的放到四五线城市,因为活动报批很困难,所以很多品牌开始学着去了解政策、做公关。
我们小区有还多国际品牌的高管,每个人都在疑惑为什么政策出来立刻就会有变化。他们不了解中国在人口众多的国情下是走一步看一步这样动态调整的。欧洲一些品牌、一些百年企业,本身就比较老派,习惯了一个决策下来像金科玉律、像圣经一样遵守,严格按照游戏规则来,但在中国这个动态变化让他们很难应付。
刚说到时装周我们开始在线上进行,很多品牌也在元宇宙、NFT上有一些产出,你觉得他们是受疫情的影响去拥抱科技,还是本来科技就是时尚的一个很大的方向?
我觉得一半一半。但疫情还有这次封禁真的加速了元宇宙内容的孵化。
因为在家还可以用电脑做一些渲染,生成一些东西,哪怕它投入和技术不完善,就像巴黎世家最近一系列的“超低像素”定格动画,都是16比特做着玩的那种卡通的感觉,但还是可以制造话题。
前段时间天与空为统一打造的《千里江山寻梅记》,它是和虚拟偶像翎合作,呈现了一种田园生活的意境,这个话题和视觉在封禁期间在现实生活中拍是不可能的,但通过特技团队可以实现。科技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来说,虚拟人到虚拟的时装,它看上去是高于现实的,因为时尚很重要的一块是造梦,很多衣服做不出来,但是能够卖一个游戏装备,或者说做成NFT,大家可以在电脑上在手机上去享用、去玩一玩,能够产生一个额外的话题。
这些内容产生带了哪些新的可能性?它是时尚品牌必须做的事吗?
我觉得这个话题原本是很多大品牌在玩,疫情之后,他们把很多线下的东西也搞成虚拟的。
但我自己觉得,元宇宙一点都不新鲜。你听过MC HOTDOG的《NFT》吗?他发了新歌把NFT骂了一顿, “日子都快过不下去哪有空管以后,这种疏离的感觉难道还不虚拟”,他的意思是现在很多人生活这么糟糕,还需要搞什么元宇宙。现在很多人拿元宇宙卖概念骗钱,我觉得这是时尚品牌需要规避的。
时尚品牌在虚拟产品上的合作都是有赞助的。这个行业又穷又卷,他们凭自己的实力可以给出好的想法,做元宇宙、NFT的主要是做软件开发做渲染做游戏的人,这些公司给DIOR、BURBERRY这些品牌做的报价,比不上任何其他行业的产品和项目,所以时尚圈的NFT尝试很多都是内容导向的合作,甚至半白嫖的,奢侈品牌要求高,预算低。在我看来,时尚产业做这个东西,它有的时候是被迫的,需要跟风或者觉得这个东西很好,都在观望、试水。
另外从体验上来说, 买衣服不可能完全线上,服饰的退货率很高,还是要穿到身上才知道自己要不要,所以线下极其重要,很多线下发布会,都有场景带入,有大自然的体验,它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我觉得经过疫情,元宇宙一定会收缩,还是有些人会做,但它不是品牌必须做的,它跟一部分时尚品牌的根基是不符的。
虽然说可以造梦,但最终衣服是要穿出来的,到大自然到社交场合,不是在一个封闭的背景里或者是不存在的空间里面随便展示一下就OK了,它也许有话题,但它不是一个赚钱的方向,不是健康的商业发展链路。
现在确实有很多科技公司来赞助,他们拿了投资需要时尚圈帮他们背书,会把价格打得特别低,大家一块开发出一个东西玩一玩,但它是试水,也许再过半年/一年发出来大家就会觉得很无聊。因为这东西早就了,10年前初级阶段时,叫VIRTUAL REALITY/AR/VR,时尚圈很多商家,也是为了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制造话题,不得已而为之。
影视寒冬与消费遇冷这两个因素反映在时装行业是什么表现?你觉得项目收缩的情况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很多影视导演开始拍广告就是一个缩影。对我们来说,直接的影响是时装行业带货的选择变少了,以前做影视植入的机会很多,综艺、电影、电视剧,都可以在里面植入很多产品,变成“XX同款”。现在都没有影视营销的空间,综艺只有一个《浪姐》还算凑合,里面有些人气艺人在翻红。
实际上,时尚行业的现状就是服装现在卖不动,我觉得项目收缩会一直持续下去,变成一个新的常态,有可能3~6个月,有可能三五年甚至更久。
这牵涉到消费信心的问题,信心被破坏了之后很难在短时间恢复。就像我自己经过疫情之后,觉得可以省掉疫情前的最少百分之五六十的服装方面的开支,以前习惯每个月、每个星期都要买点东西,现在觉得还不如把这钱用来买瓶好酒,团一份好吃的蛋糕、买点醉蟹、尝一下米其林,这种体验会更符合当下的需要。
影视行业的不景气的状况跟服装行业是同步发生的吗?它们的困境是一样的吗?艺人舆情发酵对你们有什么直接影响?
影视打击更大,服装还有其他出口,可以依托别的做内容,可以跟其他行业跨界去玩,但影视行业没有这样的机会。
舆情直接的影响是艺人合作会减少。我有合作的艺人,但同时我是一个专业人士,那些政治不正确,或者说不应该在这个行业内出现,不专业、不尊重这个行业的流量艺人会受限,他们的受重视程度会下来。因为现在网红博主的选择也很多,那些流量、那些非实力派的艺人的价值会被重估。
以前很多品牌会找我合作ABCD艺人,现在可能合作KOL达人或者合作有品质的艺人,合作的对象变了,比如刘德华、巩俐、叶倩文这样做作品的实力派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了,虽然他们没有现象级流量,很多东西回到了八九十年代或者2000年前后的状态。虽然我的艺人合作会减少,但我觉得这是好的。
明星之间的资源、咖位之争是时尚领域的热门话题吗?时尚圈的等级是真实存在的吗?
这两个圈子都重视咖位,时尚也好,明星或者是影视里面的头部也好,他们都是一小群人影响一大群人,他们在创造未来和趋势,他们在引领而不是跟随。它必须是自上而下的,如果是自下而上或者是大众化的东西,它就不能再去引领。
时尚就是在刚出来的时候,只有一小撮人认可,行业内的人觉得不错,然后再把它慢慢推向大众。就像我说“潮”这个概念,甚至以前微博ID用了潮人这个前缀,在10、12年就在讲这个概念,那时候没很多人懂什么叫潮牌,甚至有人以为是潮牌是潮州人的品牌,你能想象吗?
时尚在中国本来是空白的,它慢慢发酵,然后突然一夜之间大家好像就都懂了,变得无处不在,但其实它在变得被大家熟悉之前,我们需要铺很久的路,它是一个需要有情怀的事情。
回到咖位的问题,包括时尚圈的资源争夺这类事情,我觉得无所不在,这就是人性,尤其是在一个创造趋势且资源相对稀缺的领域。
“搭档封闭期间在家无聊的涂画,是我的背影,原图在斯德哥尔摩”
娱乐环境的变化,如政策收紧、文化上的保守倾向等不确定性因素,对你们的工作有什么直接/间接的影响?
对工作的影响其实还好,我反而会觉得是这些大牌做了很多愚蠢的事情。比如说把消费者分为三六九等,说什么消费在百万以下的都是无产,这种可能是来自品牌内部的讨论,但这些讨论被传出来以后很难看。不公平的待遇是比较可怕的,品牌给自己的VIP顶级客户送了物资,这些物资不是他们自己的产品,而是希望用这些物资,让消费者记得他们,去消费他们的产品(下单了还收不到货)。送出物资,客人在朋友圈秀优越,让更多人也会心理不平衡吗。有1个人夸你,就可能有潜在10个人恨你。
如果不在乎,为什么要想尽办法吸引Z时代的注意力呢?有时候他们也会出一些平价的产品,这些品牌也想要出圈, 现在大牌奢侈品的包包也家喻户晓,渗透城市,包围农村了,品牌一举一动都很受关注,话题很容易发酵,想做大市场,就不能只盯着那些能买几十万包包的VIP,这个时候老做一些拉仇恨或者说犯一些根本不应该犯的错,尤其很多销售在封控期间完全没有尺度,真的很丢脸很掉价,在眼前利益前,品牌看问题可能非常肤浅,没有他们总部品牌层面的深刻思考。
最近流行“别人恐惧我贪婪”的说法,这种现象在时尚行业有所体现吗?你觉得最近一段时间表现好的品牌有哪些?它们做对了什么?
有的。疫情期间也有些大本营不在上海的品牌在时尚圈在闷声赚钱或者弯道超车,东西好又不是很贵的一些品牌依然在外地开店,迅速的野蛮生长。
还有一些有实力的品牌在做收购/并购,比如郭广昌的复星(其中的复朗集团),正在用合并交易的方式寻求上市,还有包括像张宇所在的红杉资本,开始收购国际上的一些时尚品牌。资金强大、现金流充裕的头部企业会抓住这个机会吞并一些“小鱼小虾”。
这样情况会让你觉得惋惜吗?还是已经习惯了?
首先时尚行业花无百日红。模特都是3~5年一个轮回,现在没有多少人在意我们这些微博起家的博主了,也没搞抖音直播,没经营小红书,以前算是头部,如今只能算专注幕后的“过气博主/KOL鼻祖”,但不代表我们彻底放弃幕前,马上也要开始做《女神的新衣》新一季重启,虽然也不指望翻红。
时尚圈就是这样,它影响的是一帮喜欢新鲜的年轻人,会不停地推陈出新。比如模特其实也都大多表面光鲜,收入并不高,好不容易熬出来去个四大国际时装周,过一段时间,排名又要被替换掉,其实蛮残酷的。我觉得时尚圈是全世界最卷的行业,但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它是商业同时又是艺术的,它需要你要是“诗人”也是“农民”。
“诗人”好理解,“农民”是什么的意思?
很多设计师、最大牌的设计师,也要自己做衣服、钉纽扣,TA跟裁缝没有区别。像我知道很多设计师,比如ALEXANDER MCQUEEN,够大牌了吧,但他会自己缝纽扣,做裁缝做的那些手工活儿。但现在很多大学生不懂,以为做设计师是一个特别光鲜的工作,很多富二代小朋友面试的时候发现这些脏活、累活不想做,但实际上它是不可避免的。
就像JIMMY CHOO老先生,或者说ARMANI老爷子本人,在秀场的后台,他也蹲下身跪在模特旁边,年纪大腰不好,还得弯腰去调整他想要调整的衣服。这些事情都要亲自上,通过口头沟通别人去传达,有时候现场也来不及。我自己几千上万件衣服,有时候突然冒出来个牵涉造型的项目,也需要自己去烫衣服,把衣服弄平整,需要钉扣子,这些事我们都得做。
很多东西你们不一定关注,但时尚圈就是对细节的要求非常高。比如打开CHANEL、DIOR的大片,你可能觉得也就这样,但为什么成本那么高,是因为衣服都不许皱的,细节都要展示到位的,场景里的每个道具,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甚至精雕细琢的。我们给TOM FORD拍美妆的活动片时候,因为他自己做摄影出身的,连唇膏的颜色都要对潘通色卡。
服饰类、美妆类的要求是很变态的,事无巨细,所以缔造出很多细节控,很多每天不睡觉的,像OFF-WHITE的创始人、后来LV男装的设计师VIRGIL ABLOH,几年前,巴黎坊间也已有传说他是过劳患癌。某种程度上,疫情对我们来说不是坏事,让大家有更多时间可以休息,思考未来的方向,以前忙到完全没有时间休息,周末至少有一天在工作,每天都在忙,不在忙就是在见人。因为我们真的是一个很卷的行业。
外人好像不太能意识到,就看到你们在镜头前的光鲜亮丽了,这其中有误解吗?
首先时尚行业就是预算低,它不像美妆可以砸钱做很多推广,你看到它很光鲜很精彩是因为它内容好,匠人多。实际上很多设计师都没有推广预算,LV这种集团品牌预算高,但LV在中国的营销推广费用,实际可能还不如某些快消,或者李宁或波斯登多,而且它做的主要是一二线市场的推广。
打个比方,同样要求标准的片子,可能摄影师、导演跟迪奥合作是几万块,但这如果是帮奥迪做,就可以拿到50万。有时候国际摄影大师帮奢侈品牌拍一个广告片,看上去片子得值100万,实际上品牌只出了10万,奢侈品对于“白嫖”非常在行。很多在中国的艺人资源几乎都是“白嫖”,除了代言人会按照合同付费之外,很多顶奢品牌的“大使、挚友”TITLE的艺人都是支付妆化费,其它“白嫖”。周迅跟小香合作了很多年,第10年才开始正儿八经拿代言费。像博主去巴黎看秀,很多品牌只出机票或者甚至什么都不支持,编辑去巴黎要看秀可能是通过拼单,好几个品牌提供的经费凑到一起,才能覆盖机酒去看秀。时尚圈公关都很擅长端着,品牌会用这种方式拿捏你。
很多人为爱发电,但有些人也不是为爱发电,要赚点钱要活下去,所以就会很累。
时尚圈有一部分的年轻人其实是二代三代,甘心倒贴,自己开心就好,跟这种孩子在一块工作有的时候很容易,但他们可能不太受得了打击,很容易做一段时间就销声匿迹或自暴自弃了,所以我觉得时尚圈留到最后的“老人家”都是“人精”,TA可能做一行能爱一行,就是真爱才没有离开。
时尚圈有很多我爱的东西,也有很多我恨的东西,但我没办法不爱它。因为内容好玩,可以跟年轻人一块充满活力的干下去。
有些观点认为,消费整体上进入一个调整期,一些品牌最近在营销上收紧预算被视作理性的回归,比如有人回过头看两年的美妆市场就觉得之前过于疯狂了,时尚行业有类似的现象吗?
美妆行业的疯狂,比如像完美日记那样花那么多钱造声量,在时尚圈是不可能的,因为时尚圈的产品,大多并不是标品,要不停地推陈出新,但即便是不停地推新品,可能还是卖不过一款美妆标品,它要靠产品本身的个性去赢得消费者的喜好,实际上是最内容导向的一个产业,砸钱也砸不出来。只有包、鞋、羽绒服这些特定品类,可以有实力砸钱,还有一些快时尚品牌和功能性导向性更强的品牌,可以融资砸钱做大规模推广,但哪怕是BALENCIAGA、GUCCI、PRADA、CELINE等这些品牌,自创立的那天起,就并不是在全世界投广告,而是时装周期间,把全世界的编辑都聚拢到一个地儿看秀,如今也是线上做发布,制造话题,用品牌的用户来做自然的传播,因为这样做也能省掉很多预算。品牌对自己的羽毛很爱惜,所以他们很认真地做内容。
品牌大规模收紧预算,你们在心理上和经营上如何应对这种变化?是否关注到新的机会点?
整合营销。现在很多企业不会再用2~3家AGENCY做那么多细分的事,恨不得1份钱干出10件事,所以我觉得擅长帮客户排忧解难、用极少的预算能做大事的情况下,能够找到更多机会点。
以前帮奢侈品牌办活动,场地、模特这些我该付的都会付,但现在预算很紧,可能会找一些高端酒店合作赞助,分摊场地费用,现在酒店民宿经营也很困难,虽然我们没很高预算,但可以给他们带去好的内容,这也是对方需要的。
很多民宿非常欢迎我们带时装品牌去走秀拍片,比如去山水之间去完成一场秀,也帮助了新农村的形象建设,就是这样互相赞助、拼单的关系,将资源最大化。
还有跨界这件事,从各行各业和服装行业越来越来越多的跨界联名去看,也是在花更少预算的情况下,发挥双方的优势来扩大传播。
其实很多时装周也是这样运作的,在同一个场地,共用一套灯光、一群模特、秀导、制作团队,最短的时间之内发挥最大的效用,也是一种拼单省钱的策略。现在中小品牌都在积极拼单,现在这个行情就是没办法,希望9月份能够好起来。
你们应该是跟广告公司关系应该很密切,你们现在的工作模式是什么样?
工作模式很复杂。以前我就是做自媒体发微博,或者写稿子发公众号,现在要给客户做小全案。
拿密扇举例,它要做一个和永和大王的联名发布,我们团队要参与联名洽谈、产品开发、活动落地,嘉宾邀请、媒体发布以及视频和平面素材的采集还有传播,工作类目会分得非常细。
包括我们做PROF. JIMMY CHOO OBE × 美素佳儿的跨界,这次帮华为找国际设计师合作,我们会做很多跨界,从其他行业和品牌拿一点预算,所以基本双方的洽谈是我们在跟,然后也要跟供应链跟物料,还要拍摄拿素材帮着宣发,所以有时候是小全案,这些项目里我偏前端的内容生产,广告公司会偏后端还有整体策略,我们按照他们的提案,把素材和产品做出来,交给他们去推广。
跨界这个思路看上去是很有前景,这些经验带来哪些新的思考?
跨界这领域,是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上做这个动作,是为了出圈,求同存异。如果是为了话题,可能不应该太多的是去给自己设限,对合作方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而是大胆一点,不要走一条老路,把跨界对象当成供应商,这也是“跨界”的本意。很多意想不到的品牌,因为各种原因走到了一起,包括我们自己参与过的杜蕾斯001和FENG CHEN WANG,包括赫莲娜和MANNER,而且并不是简单的LOGO或者品牌元素的复制粘贴重组、IP的使用、周边的延展,而是有可能是牵涉到五感(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各个领域的强强联合。
我们也遇到一个挑战,因为美是千人千面的,时尚品牌和其他行业去跨界,不能说是“降维打击”,只能说“隔行如隔山”。比如一个和我们合作设计师跨界的快消品牌,从它的董事长、总经理,甚至每个部门的员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所以做跨界其实是需要各方磨合的,不同的人对美对时尚都有不同理解和喜好,我们在其中就是在打破双方认知上的偏差,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