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功夫汽车|屏多即正义?是时候醒醒了!

功夫汽车|屏多即正义?是时候醒醒了!

  • 2024-06-03 12:39:44

  • “车内的屏幕又大又多才好吗?”

    这件事的起因,是由于一张网传的车机素质排行天梯图。

    图中,对于目前市场中的大多数纯电动车型进行了一个排行,横轴是“屏幕流畅度”,纵轴是“屏幕数量”。

    对于这张表中的车型和内容,大家意见不多。

    但是由于这张图而出现的延伸问题——“车内屏幕的多寡大小”,却意外的引发网友争论。

    正方观点认为,对于车内乘客来说,当然是屏幕又大又多才好。

    毕竟,驾驶员也是对信息有需求的,比如导航、路口、车辆状态等等,所以需要够大。而多屏幕就是豪华的象征,能够提升整车的档次,操作起来也会逼格满满,倍有面子。

    屏幕有多大、有几块屏幕并不重要,屏幕参数好但系统不好用的情况很常见。

    更多吃瓜网友则是处于调侃状态,表示两边吵了半天都没拿出有“信服力”的理由。

    那么,到底大屏是刚需还是“伪需求”?车企的“科技树”又是不是点歪了?

    如果你看的汽车评测足够多,就会发现介绍科技感时都不离不开内饰。

    准确的说,是离不开汽车前方的那块中控屏,似乎屏幕越大科技感就越足。

    我觉得,判断产品是刚需还是伪需求,主要看其实用性以及便利程度。

    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大屏甚至是多屏的出现,暂时对于“驾驶”这件事还是弊大于利的。

    譬如让许多物理按键被取消,增大了行车中误触的几率;再如大屏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驾驶者的学习成本也在不断上升。

    事实上,在多年以前,大屏和多屏都是一种“高端潮流”,只出现在各种豪华车型上,使用率都是非常低。

    而它们的出现目的,无非是为了产品营造出差异的豪华感,以及更高的溢价空间。

    换言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屏幕的大小和多寡都是可有可无。

    近年来,随着高算力芯片的搭载、新的硬件与软件架构的赋能,让车企拥有了更多“创造力”。

    这份过度的“创造力”,也直接导致了“屏幕内卷”的出现。

    中控板全是屏,车窗上也有屏,座椅后备也是屏,车顶也可以安上屏……

    这些屏不仅要产生联动,甚至还要“强加”一种堪比电影院和KTV的氛围感。

    比如,飞凡R7车内搭载的43英寸宽幅真彩三联屏,官方宣称创下了中国品牌最大尺寸的车载三联屏的纪录;岚图FREE也搭载了三块12.3英寸的三联屏;奔驰EQS三块屏完全取代了实体按键,整体长达1.41米的宽度…

    “屏幕内卷”下,或许能给消费者带来视觉冲击,但实际意义不大,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功能。

    而多屏的背后,更会导致一系列碰撞安全隐患,尤其是车内的二排安全,这些才是大问题。

    这可能带来的问题就是,用到的科技和设计可能并非我们所需要的。

    而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系统能耗、维修费用等,也会对用车经济性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在某些功能层面,还存在负向的风险。

    但眼下,关于多屏交互的安全性,以及驾驶员操作流畅的问题,车企并没有完全解决。

    在这个阶段,推行大屏甚至是多屏,无疑太过“鸡肋”,完全就是内卷下的“过度堆料”。

    对于车企未来而言,注重屏幕的“内核”比外在的“多寡”或许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