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滴滴打车与Uber的网约车热潮之后,共享单车又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之下开辟出共享经济的新蓝海,受到了出行用户的广泛欢迎,业务覆盖范围也呈扩张趋势。
自今年4月起,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街头都出现了车圈为橘色的智能共享单车——摩拜单车。紧随其后进入消费者视线的是有“小黄车”之称的ofo共享单车,这批最初穿行在全国21座城市的200多所高校内部的“小黄车”也于11月正式开启城市服务,启动“城市大共享”计划。TalkingData发布的《2016年共享单车人群分析报告》显示,今年5月至今,ofo共享单车覆盖率平均增长17.7%;摩拜单车覆盖率平均增幅更是高达172.7%。
“很方便。”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向记者强调这一体验,而这也是共享单车的核心理念,瞄准的是打通公共交通末梢和微循环“最后一公里”这一市场。
“这才是改变生活的‘黑科技’。我前一天还在想怎么能更快捷地从家到地铁站,第二天出门时就看见一辆可以随骑随停的自行车停在家门口。”对于共享单车的出现,白领小韩感到很兴奋。
正如小韩所说,共享单车的出现将城市服务的神经末梢延伸得更广、更深、更远,将不被地铁、巴士、出租车甚至网约车所覆盖的边边角角联通了起来,让消费者多了一种选择。大学生小柳介绍说,这与此前一直存在的城市公共出租自行车不一样。“公共自行车不仅要办卡才能租,而且还要还到固定的停靠点。共享单车就不需要找停车桩和指定停车点,只要通过手机应用就能随时查找附近的单车,扫一下车锁上的二维码就能解锁。每小时只收1元或0.5元,使用完后自动扣费并且随时退押金,这比自己买一辆自行车省心多了。”
不过,共享单车在实际运营中也存在诸多技术与社会问题,如车锁故障、投放量不足、车体受到故意破坏或者藏匿、手机应用中的定位功能过于耗电等。摩拜单车用户小潘和美琪都表示,摩拜单车全铝制车身以及实心轮胎过沉,对于身材娇小的女生来说骑行比较困难。共享单车深度用户罗非告诉记者,虽然摩拜单车拉开了共享单车流行的序幕,但是设计上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才能走得更远。
新生事物的出现总是要在不断的试错中才能得到改进与发展,共享单车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日前,摩拜单车发布了经典款迭代版,这是继摩拜单车今年4月登陆上海之后的经典款第三代版本。ofo也推出了升级版“小黄车”3.0版本。
ofo创始人兼CEO戴威表示,ofo计划率先在北京、上海开启“城市大共享”计划。“ofo希望用科学增量+盘活存量的方式调动城市闲置单车资源,推动绿色环保低碳出行,改善城市拥堵问题,让城市更美好”。
摩拜单车CEO王晓峰日前也表示,要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用新的技术与数据推进共享单车发展。目前,摩拜单车已经将成都开拓为第五个投放城市,并正致力于将新加坡拓展为第一个海外投放城市。“我们希望制造一种生活方式,让人们骑自行车不会觉得是没面子或省钱的选择,而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王晓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