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主题日中,又多了一个“信用主题”――芝麻信用日。这个由芝麻信用公司发起的主题日今年已经是第三届,据说今年被年轻人热捧,除开此前一段时间,共享单车接入芝麻信用免押金博得了年轻人的普遍好感,今年该公司还针对年轻人推出了“压键盘”超长品牌广告引发了广告圈争议。 芝麻信用日,之所以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不在于一个企业的宣传行为,而是互联网信用时代的来临,让大多数人切身感受到信用的价值:据芝麻信用披露的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5月,国内已经有14家共享单车接入芝麻信用,使用人数超过2000万人,免押金总金额约36亿元。其中永安行使用超过1亿人次,违约用户数不足50例;而通过负面信息披露、合作伙伴联动等,芝麻信用已协助最高法联合惩戒“老赖”超过120万人,超过5.4万名“老赖”因此还清债务,其中1.1万名是长达两三年拒不履行判决的“老赖”;芝麻信用还配合国家发改委共同研制信用城市指数,已经于去年11月纳入“信用城市监测体系”,对全国300多个城市的信用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促进地方政府政务精细化管理。 可以说,传统的“征信”概念,在当前“互联网+”风起云涌的时代,已经在概念外延、内涵和使用场景、应用规模等诸多方面产生巨大变化。互联网时代需要重新定义“征信”,需要面向未来,面向金融服务领域之外更广阔的领域去看待信用的价值和建设路径。 怎么看待互联网时代的信用?它究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从时间维度看,信用源于社会的分工与合作。正如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提到的,市场经济有几个核心词就是“分工、交易、信用、定价”,所谓就是“分工产生交易,有效交易需要信用保障,信用带来定价”。 信用的典型代表就是西方社会经常谈及的“契约精神”,是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契约精神促进了商业文明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商业经济社会的内在原则。在市场经济环境体制下,如果缺乏信用,很容易导致生产和交易的成本畸高。在信用完善的国家和地区,企业开展生产活动,所备的自有资金占全部生产成本的比例仅为20%左右就足够了,但是在信用不完善的地方,这个比例就需要高达80%。很多小微企业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银行也不会轻易给中小商户发放贷款,这些都源于信用体系构建方面的缺失。 从空间分布的维度上来看,信用更多体现出的就是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农业社会是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最核心、最坚不可摧的关系是家族血缘关系,外部设定的规则基本无用。但到城市就不一样,城市社会是陌生人的社会,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一群不了解、不熟悉、以前甚至从未谋面的人在一起做事,进行生产活动,实现交换和贸易,在这个中间就必须需要一个牢固的联系纽带,降低我们的社交成本和经营成本,这就是信用的作用和价值。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可以看出,信用的本质内涵远远超过传统“征信”概念定义的内涵。 当前,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不在于概念的争论。更紧迫的是两方面内容:一方面,社会各领域都要纳入信用体系,尤其是食品药品安全、社会保障、金融等重点领域更要加快建设;另一方面,要完善奖惩制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 信用的好坏决定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信用评价体系是否健全也会决定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比如共享单车被损毁折射出的一些素质低下等问题,都反映出了我们的社会和城市在信用方面的缺失。可以这样说,脱离了信用约束的人,往往会爆发出人性黑暗的一面,而脱离了信用约束的社会,往往也容易进入混沌与混乱。 互联网的时代,技术改变和商业模式创新给了我们重新定义信用的机遇,“互联网+”能够根本性地改变传统的信用体系。 “互联网+信用”带来的变化是复杂的,但是如果用简单的网络语言来说,就是给优质产品“点赞”,把不良奸商“拉黑”。在“互联网+信用”的支持下,谁讲信用、谁不讲信用,谁的信用程度高、谁的信用程度低,这些过去难以量化的信息,都可以非常便捷的获得。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使得每一个普通消费者可以便捷低廉地观察到潜在供给者的信用度,从而做出理性的抉择,大大促进在个体之间重新构建信用关系,逐步提升全社会信用意识,社会生产和交易的成本将极大降低,最终提高全社会经济运行效率水平。 互联网时代的信用建设,需要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手段,在“互联网+信用”的基础上推动信用城市的建设,让我们的信用信息流动顺畅,,打破信息孤岛;让社会的信用评价体系健全,人人拥有信用记录;让共享单车等城市共享经济的便利人人可享,先享后付处处可见;终极目标是建立人人守信,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信用社会基础规则。 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空间维度上体现为城市化,在时间维度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市场经济之路。“互联网+信用”的发展将重塑我国社会经济的形态和结构,未来成功的城市,必将是“互联网+信用”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