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高性价比配置的套路有很多,其中品牌的选择最为关键,因为品牌大多时候决定了产品溢价率的高低。同样的产品因为贴的牌子不一样,定价就有可能存在不同,不论是电脑配件还是汽车行业等都有这个问题。
百度百科上说:“贴牌本意就是所谓的代工,我下订单你生产,然后贴我的品牌,就是我的产品”。
上述解释其实不太确切,因为“贴牌”几乎不包含脑力劳动的过程,同一个板型我可以贴牌铭瑄,也可以贴牌梅捷,同一个SSD我可以贴牌技嘉、影驰、希捷、海盗船等等。同一个“款式”在不同贴牌厂之间可能只会要求换个PCB丝印颜色或标签颜色予以区分,给消费者造成“不一样”的印象,实际完全没区别,这个时候谁卖得便宜谁就有良心,卖得贵的绝对属于“奸商”。
PC硬件中的所谓“代工”其实往往还附带一些厂商自己的独特设计或意愿,只是因为我没有生产线,我的东西需要依靠其他有生产线的厂商来代为生产。当然,这属于比较耗费脑力的代工方式,大部分时候厂商还是喜欢拿一个代工厂现有的款式,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比如影驰、七彩虹、联想的主板等。
他们想要打造“高端”产品,可以选取比较高端的“母板”,然后进一步强化设计一些能让产品看起来高级的元素,而如果想要生产定位入门的产品,则可以分级进行精简,面向零售市场端的产品往往外观都还算完整(改款一和改款二),但放入品牌机中的板型则会从不同程度进行简化(改款三),除了常规的精简散热片操作外,还可以通过阉割接口来降低成本。
许多网友都会纠结于这个问题,认为贴牌或代工是“贬义词”。
确实,如果某个厂商生产一款产品还需要借助他人的生产线进行代加工,难免让人产生“不够高级”的印象,但我们身边接触的大部分关键设备或日用品都是代工生产为主,就连关键的CPU、显卡核心都很可能是代工出来,比如台积电、三星或格罗方德代工,苹果的产品不也是富士康代工的吗?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有些代工厂具备天然的高阶代工设备,并且与时俱进提升制造技术,你不找它们代工难道还要自己从0摸索,花大价钱购置仪器设备搭建生产线,然后“从入门到放弃”吗?
高端、低端,无非还是回到前面提到的“低端代工(缺乏智力创造/类似贴牌)”或者“高端代工(按照设计厂商意志或标准生产代工)”,最终品质的决定权其实还是拿捏在品牌自己手里,这个标准的高低依然由品牌自己决定。
有人说,“某某厂代工的产品一般都很差”。这只能说品牌方自己提的要求就比较低,或者本身就希望选择生产相对低端入门的产品才这么做。品牌想要制造“好东西”完全可以提高自己对零部件品质、做工用料的要求(比如苹果),或者干脆更换其他技术更先进的厂商进行代工,并不由代工厂决定。除非代工厂的技术已经是行业天花板,就像你不可能要求台积电帮你量产1NM工艺的CPU一样。
如果某天一个厂商突然推出了它此前完全没有涉猎过的产品,那十有八九就是代工或贴牌的。SSD、内存等虽然芯片颗粒、主控等的技术含量高,但到下游的拼装几乎没有技术含量,就连作坊都能轻松生产;像SSD甚至还有主控芯片厂商(如群联)直接开发的成套打包方案,所以都是贴牌的重灾区。
华硕、微星、技嘉专业做板卡(主板、显卡),现在还小规模做一些SSD、电源、机箱、内存、散热器等,显然就是代工或直接贴牌出来的。各大厂商现在都希望追求构建“产品生态”,比如仅凭一个元素符号(比如二次元形象)就想要打造一批成套设备,厂商自己根本不可能有精力专门为此开辟新的设备生产线,所以直接找其他厂商贴牌。
但贴牌的动机太明显有时候容易引起反感(就比如微星电源就是酷冷改标,花纹都不变),因此厂商现在还喜欢搞“联名”。“联名”虽然是“品牌联合”,本质更像是“贴牌”贴得不彻底的产品,九成以上的联名其实就是换一张铭牌贴纸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