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从踌躇满志到摆烂代工,回顾“Atom”的安卓之路

从踌躇满志到摆烂代工,回顾“Atom”的安卓之路

  • 2024-07-18 11:00:36

  • 几天前,我们三易生活曾找来三款具备“真・光学变焦”的老机型,将其与小米12S ULTRA进行了一次关于“长焦”的影像对比评测。

    在那次测试中,发布于2011年的华晶A14与2014年亮相的三星GALAXY K ZOOM可谓是出尽风头。依靠着高成本、大尺寸的CCD/CMOS传感器,以及连续光学变焦镜头,这两款老机型即便在面对刚刚亮相不见,具备现代算法和1英寸大底的小米12S ULTRA,也能在变焦测试环节打得“有来有回”,甚至在部分场景(例如10倍变焦、夜景噪点抑制)中,还能胜过目前的顶级影像旗舰机型。

    然而,也是在这次测试中,还有一台我们原本寄予厚望的机型,却表现得相当令人失望。论解析力,具备定制10片式潜望式镜头,还提供光学防抖的这款机型,清晰度还不如不带防抖功能的华晶A14。而论变焦效果,实测结果也是这四款机型中最差的。

    是的,这款令人失望的“光学变焦机型”,就是发布于2015年的华硕初代ZENFONE ZOOM。不过今天之所以要把其拉出来再提一次,并不是为了开“批斗会”,而是因为它其实除了“光学变焦”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那就是最后一批已量产、基于INTEL ATOM X86移动平台的智能手机产品之一。

    时间回溯到2011年,当时ANDROID系统已展现出了“征服业界”的潜质。而刚刚凭借ATOM产品线打开低功耗“上网本”市场的INTEL,自然也动了凭借这一产品再次进军手机市场的心思。

    在这样的背景下,INTEL方面在2012年年初发布了他们第一款,基于ATOM产品线的X86架构手机处理器――ATOM Z2460。其采用了当时很先进的32NM制程(同世代其他手机SOC大多还是40NM,并且这还是INTEL自家的制程),拥有比同期许多竞争对手都更强的双通道内存控制器。甚至,INTEL还为它搭配了当时公认兼容性最好的POWERVR GPU方案,而没有使用自家的HD核显。

    不过ATOM Z2460最大的槽点,在于它仅有单核CPU设计。所以即便INTEL为其搭载了超线程技术,但当时市面上主流的智能手机早已“双核化”,甚至诸如高通APQ8064、NVIDIA TEGRA3等最初的四核移动平台也已崭露头角,ATOM Z2460的CPU规格相比之下,显然就没有太多竞争力可言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INTEL在2013年推出了新的ATOM Z2580方案。其采用了双核四线程CPU设计、拥有更快的内存,同时更将GPU规格(POWERVR SGX544MP2)直接升级到了前代的四倍。然而此时的市场情况又发生了改变,高通的初代骁龙600系列、三星的EXYNOS 5系列,以及NVIDIA TEGRA4的横空出世,在CPU核心性能、GPU渲染速度等方面,再次与INTEL的X86平台拉开了数倍的差距。

    很显然,INTEL的前两代ATOM手机方案在性能设计上,还是“太过于保守”。而蓝色巨人似乎也确实没有就此放弃的意思,随后在2014年二季度,也迎来了ATOM手机方案的第三代产品,也就是ZENFONE ZOOM上所搭载的ATOM Z3580。

    从技术参数上来说,ATOM Z3580在它刚发布时还是挺先进的。其中在CPU方面,它配备了22NM的四核心MOOREFIELD架构,已经是支持乱序执行的新一代设计,并且CPU主频高达2.33GHZ,在当时的整个业界都算是最高水准。

    在内存子系统上,ATOM Z3580的一级缓存、二级缓存都很大,内存控制器也是当时顶尖的双通道LPDDR3-1600规格。这使得它拥有12.8GB/S的内存带宽,超越了高通骁龙600,足以与同期的骁龙800“掰手腕”。

    当然,更大的惊喜来自GPU部分。ATOM Z3580采用了当时在苹果A7芯片中备受好评的POWERVR G6430 GPU,并且凭借着制程优势,对这颗GPU还进行了高达30%的出厂超频。使得其GPU算力高达117GFLOPS,是前代Z2580的四倍多,对比同期的高通骁龙801和三星EXYNOS 5430也完全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事实上,从连续两代产品都高达400%以上的GPU提升幅度,我们也不难感受到INTEL当时对于做好ATOM手机产品线的态度。

    指令集上的巨大短板,让X86方案难已成为主流

    说了这么多,那么INTEL无比认真、诚意十足的第三代ATOM手机平台,又是否取得了市场端的成功呢?

    很显然,从结果来说是没有的,否则也不至于如今显得那么“冷门”了。 那么,INTEL明明已经很努力地在堆性能了,为什么Z3580最后还是会失败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从我们手头上这台华硕ZEFONE ZOOM身上,就能看得很清楚。

    首先,正如在前文中所提及的那样,无论是初代的ATOM Z2460,还是后来的Z2580、Z3580,它们都有一个天生的短板,那就是CPU都基于X86指令集。但大家都知道,ANDROID端的其他移动平台,CPU绝大多数都使用的是ARM的指令集和架构设计。

    由于在最“根子”的指令集上与行业主流方案不同,这就导致ATOM移动平台理论上必须要开发者专门为其重新编程,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CPU的各种功能特性。不然的话,CPU就必须先将ARM指令集“翻译”成X86指令集,然后才能执行。

    而这个“翻译”的过程,不仅会造成性能严重损失,还很容易引发不兼容的BUG。比如在我们手头这台ZENFONE ZOOM上,大家熟悉的3DMARK、崩坏3、安兔兔AI测试等软件都可以正常安装,但一旦运行,就会引发各种各样奇怪的卡死、闪退现象,造成大量软件实际上都无法正常使用。

    国内某论坛网友总结的ATOM Z3580游戏兼容性,即便轻负载游戏也可能卡顿或闪退

    当然,INTEL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事实上他们当时也曾与谷歌合作,专门为X86处理器适配了一系列编程工具、专用的系统内核、专门的谷歌服务等软件环境。在ATOM移动平台刚出来的那几年,也有不少常用APP针对其做过深度适配。但后来随着ATOM平台式微,新的APP基本都再一次“无视”了这套硬件体系。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来说,这也就造成了“APP更新后,反而变得无法使用”的结果。当然,也就使得他们对X86架构的ANDROID机型失去了信心。

    从后续的情况来看,INTEL在2012到2014年连“肝”三年后,似乎也开始对ATOM手机失去了兴趣。

    在新版系统中,Z3580的性能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倒退

    为什么我们这么说?一方面,我们手头这台日版ZENFONE ZOOM是有官方ANDROID 6.0系统升级的(出厂为ANDROID 5.1)。但升级了系统后我们发现,新版系统的优化水平很可能反而出现了倒退。因为在安兔兔V5、GEEKBENCH V4等原生兼容X86的APP中,新版系统下Z3580的成绩都反而还不如老系统。

    另一方面,纵观INTEL后来的产品动向不难发现。在2014年发布Z3580后,到了2015年INTEL明显放慢了产品节奏,仅仅只推出了小幅官方超频的Z3590。

    SC9861G-IA虽然用上了八核CPU,但其GPU(GT7200)反而倒退,说明此时INTEL已经对手机市场失去信心

    当时间来到2017年,INTEL还最后“搏了一把”。他们与紫光展锐合作,将当时最新的ATOM架构(AIRMONT,也就是大家熟悉的ATOM X5、X7的架构)授权给对方,并通过自己当时最新的14NM制程为其代工,产出了一款名为SC9861G-IA的八核手机SOC。

    事实上,我们三易生活当时还曾在第一时间在一次展会上,近距离接触过搭载这款X86 SOC的手机样品,但SC9861G-IA最终并未量产上市。而INTEL的手机平台之路,到此也就正式告一段落了。

    说实在的,且不论INTEL在2016、2017年“破罐子破摔”的操作,就单看他们从2012到2014年这三年间,能够“屡败屡战”、且每代都几乎是几倍地提升硬件设计指标的做法,当年INTEL对于试图进入ANDROID机型阵营的态度,不可谓不认真。

    但即便INTEL再怎么努力改善芯片设计,一方面ATOM的名声受到当时廉价“上网本”的冲击,已经很难在高端市场形成号召力。另一方面,INTEL在ANDROID生态里毕竟只是个“新生”,更是难以撼动ARM指令集的行业地位,无法说服足够多的开发者、足够多的终端厂商站到自己这边。所以,最终的失败自然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