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廿年坎坷招安路,山寨之王联发科仍难登堂入室

廿年坎坷招安路,山寨之王联发科仍难登堂入室

  • 2024-05-29 11:43:49

  • 过去的成功,常变成现在的包袱。作为曾经的山寨机之王,联发科可能比行业里任何人都想把“山寨”这两字洗掉,接受“招安”,进入庙堂,成为真正的高端品牌,让手机用户以“MTK INSIDE”为骄傲,冲着联发科芯片去买高端手机,就像苹果和曾经的华为,每次新机发布,手机主芯片的介绍都会是重中之重。

    但招安之路,并不好走。即便借助华为被制裁的机会,手机主芯片市占率登顶,联发科却仍然难以说已经挤进庙堂,成为高端。几乎没有哪一家主流手机厂商,敢用联发科的芯片去做高端机和旗舰机,哪怕联发科发布的新款产品天玑9000中,列出了一堆世界第一,谁敢碰这份晦气呢?毕竟曾经力撑联发科出高端手机的乐视和魅族纷纷被雨打风吹去,把联发科定义的高端芯片装到入门机的小米却风生水起,高端做死,低端做活,这样让手机厂商怎么选?

    即便现在市场上剩下来的这几家不迷信,但是也得掂量掂量,赌上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发力把联发科扶入庙堂,和现在用高通有什么区别?美国商务部一发话,联发科不照样也不敢供应大陆厂商?

    那么,市占率第一的联发科,在手机主芯片市场还有没有可能登堂入室?曾经血洗山寨市场的打法,为什么不能在高端市场奏效?真要走“招安”这条路,联发科究竟还需要怎么做?探索科技(TECHSUGAR)首席分析师王树一将来为读者一一解读。

    先抛结论:以十年为周期(2016至2026)看,现在就是联发科在手机主芯片市场的最高光时刻。身在台湾、心在美国、客户在大陆,这种分裂的配搭,将阻止联发科再上一层楼,联发科终难以像过去的高通一样真正引领移动通信发展潮流,而骑墙心态也将使联发科在10年之内失去亚洲最大芯片设计公司的头衔。

    山寨之王的历史偶然与必然

    2001年联发科决定进入手机芯片市场,如今正好20年。前十年,依靠交钥匙(TURN-KEY)解决方案,联发科和以主要聚集在深圳的山寨机厂商联手打造了一段草莽神话,这些杂牌厂商利用联发科提供的武器与“教官”,揭竿而起将各路正牌大厂的市场分而食之。联发科联手山寨机厂商,把手机设计与制造从高端制造业拉倒了贩夫走卒皆能为之的低门槛行业,只要懂基本的硬件设计概念,找得到模具厂,联发科的方案帮你把其他的都搞定,你只要找到销路卖得出去就行。

    当时中国大陆中小整机厂商最大的困境是什么?缺人才、缺技术,因而无法完成手机这种相对复杂产品的系统设计,也无力建立起码的质量标准。联发科的交钥匙方案在技术上并没有多领先,它是在深入研究了杂牌机市场痛点之后,通过提高设计冗余度,提供完备的设计参考,手把手教杂牌机厂商开发手机硬件,提供全套软件,只要这些厂商参照联发科参考设计要求去做,造出的手机肯定能用。而当时的功能机市场,使用体验并不重要,价格具有最大的杀伤力,这是联发科当时能够成功的行业条件。

    从联电芯片设计部门独立出来的联发科,进入手机市场是一场豪赌。但DVD芯片市场已经没有成长性,而当时围绕PC领域布局的台系公司多如过江之鲫,即便凭借高效狠辣的市场策略,在PC市场征战联发科也未必会输。但进入手机芯片这个美欧传统厂商优势领域,才是联发科一飞冲天,与其他台系厂商拉开差距的关键,这里面有联发科掌门人蔡明介的高瞻远瞩,也有那么一点历史偶然性,如果联发科选择了其他方向,也许仍是一家杰出的芯片设计公司,但将错过手机时代的大发展。

    再把眼光放到全球电子制造业重心转移的历史大背景来看,则更容易看出,台系芯片设计公司出一个联发科也是历史必然。全球电子制造业重心从日韩及中国台湾地区向中国大陆转移,大约用了20年时间(1990年至2010年)。1990年至2000年的PC时代,全球电子制造业最活跃的区域在中国台湾,围绕PC产业布局的台系厂商链条齐全,生态活跃,从芯片到整机台系公司都会造。当时大陆是缺芯少屏,但台系厂商在PC的主要芯片上均有布局,从处理器到存储器,从芯片组到外围接口,用全台系产品攒一台电能并不难,只不过处理器/芯片组上威胁到了美国厂商地位,一通专利官司打下来,台系处理器/芯片组芯片从此一蹶不振——这是后话。

    活跃的产业生态为台系公司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因此在从PC时代向手机时代转移早期,台系力量对于系统设计领域的贡献仍然居于主导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联发科这样的公司的历史必然性。台系芯片设计公司的系统设计工程师,从PC市场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诀窍与经验,当手机时代到来之后,也只有台系芯片设计公司,才有力量去支撑水平参差不齐的杂牌机厂商,把设计难度吸入到自家芯片和设计参考中,最大程度降低手机开发门槛,从而引爆山寨机运动。

    联发科成为“山寨之王”,还有一个隐含条件:联发科对整机的理解,远超当时其多数合作伙伴。即整机产品的定义,由芯片厂商主导,这是自英特尔以降,芯片公司最梦寐以求的商业模式。在功能机时代,这无疑是可行的,功能机的功能与应用均十分有限,只要芯片公司对于应用市场保持高度关注,就能把握住产品的大方向,再加上合作伙伴多是急着挣快钱的土老板,对于用户真正想什么并不关心,有联发科帮他们搞定一切,能赚钱就行还管什么用户体验?

    这就是被业界津津乐道的联发科交钥匙方案的精髓:让客户失能。把客户变成只会依赖自己的傻子这一招,当时来看无疑很聪明,在智能机时代的早期,也有大量的这样的客户等着联发科等厂商投喂,但随着市场进入成熟期,越来越多的这类厂商开始被淘汰出局。如今剩下的玩家里,没有哪一家愿意像当年山寨大厂一样,乖乖接受投喂。这些都是虎狼之师,尸山血海里冲出来,知道怎么做才能生存,联发科说我这是高端货,小米转手就将之用在低端机上。对此蔡明介也只能叹气说:我们只有两个选择,流着泪数钱,或流着泪不数钱。

    联发科到现在还不停数钱,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做好心理建设,如果到现在还是独自数钱流泪到天明,那泪腺也是天赋异禀了。

    蔡明介的感叹,其实代表着在智能机市场角色的转换:产品定义权已经从芯片公司逐渐转移到整机厂。

    智能机与功能机的最大区别,就是整机功能拓展方向既广又深,只有一线整机大厂才能积累足够的用户反馈与技术预研,芯片设计公司即便养再多的系统设计人员,也无法建立起类似一线整机大厂那样足够多出货量才能实现的设计反馈机制。

    到现在,联发科仍在沿袭亚洲传统芯片设计公司的发展路径,即跟随、单点突出,然后依靠性价比杀死欧美竞争对手。体现在产品定义上,就是疯狂堆积一两个参数,企图以单点优势造出市场舆论,成为高端产品。

    例如,联发科是最早在手机主芯片市场发动“核战”的选手,领先其他厂商推出10核产品,但前后数代以内核数量多而闻名的产品,大概也就内核数量多和跑分优化这两个优势了。堆积的内核数量,除了宣传好看,没有什么实际用户,性能提不上去,成本降不下来,甚至被业界讥刺为“一核有难、九核围观”的失败典型。

    在功能机时代,这样做或许还可以左右市场走向,因为那些客户原本就不懂整机,那么就是芯片公司怎么定义,他们就怎么跟随了;现在的第三方芯片公司,又有哪一家敢夸口自己比整机厂更懂手机?即便高通也不敢这样讲。

    手机芯片最成功的苹果与华为,实际上并不强调单一参数的优势,更讲究的是整体性能的均衡。当然,这也只有整机厂商下属的芯片设计团队,才能充分理解整机开发组的需求,从而定义出最合适的芯片产品。

    所以,联发科曾经引以为傲的对整机的理解优势,其实已经变成劣势。与主要客户也不存在技术代差优势,想要像过去一样投喂客户,恐已经不现实。

    电子信息产业技术转移历史已经多次证明,整机产业转移到哪里,芯片产业也将随之转移,没有与应用市场及时高效的互动反馈,芯片公司终将成为无源之水,难以持续发展。

    2000年至2010年是台系整机厂商最后的辉煌,联发科很好地把握了这个历史机遇,利用台系公司对陆系公司的技术代差创造出山寨机大市场。但随着整机市场重心完全转移到大陆,下游市场对芯片设计公司的反馈渠道基本都在大陆,而大陆芯片设计业发展速度也非常快,这给台系芯片设计公司带来两难选择:是坚决拥抱大陆市场,拥护大陆产业政策,保留在全球电子制造业重心的影响力和实力;还是听从台湾“当局政府”的指示,严控大陆子公司技术发展速度,将研发中心保留在台湾本土。

    目前看下来,大多数台系芯片设计公司都是脚踩两只船,需要赚钱时就跳出来站一下大陆市场,但也不得罪台湾当局“政府”,而大陆同行的发展速度也让部分台湾从业者心生警惕,更不愿意把技术转移到大陆。

    这种保守心态符合人性,但绝对不利于台系芯片设计产业的长期发展,没有一个优势的产业,是靠畏首畏尾的守势能守住的,没有全力跟随应用市场走向的供应链,终将成为断链。

    在手机市场,联发科要真想登堂入室,走上高端,除了像当年林毅夫一个篮球穿过海峡那样决绝无退路地投入大陆市场,别无二选。只有让大陆客户真正相信是自己人,联发科才有可能真正把握住手机市场发展趋势。以联发科的团队规模加研发实力,加上大陆手机厂商的全力支持,在高端市场击败高通并非完全空想。

    以此次新品发布为例,明明核心客户都在中国区,却选择了最适合美国人的时间。连中美首脑会谈都放在了最适合中国的时间,联发科这也算是向中国客户表面自己态度了:你们的时间不如美国人时间重要。

    难道经过美国认证是高端芯片了,就真正能避免被小米等中国厂商将之归类为中低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