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带孩子是家务,保姆型机器人哆啦A梦也算家电了......
如今,人人都用上了SIRI,但一想到 未来家电,脊背还是有点发凉,因为很多作品的描述一直总是 有点吓人。
当设计者在设计智能家电时,他们在想什么?
这么多年了,《爱死机》还在讲述扫地小圆饼反抗人类的故事。
美剧《无垠太空》中,飞船里都是触屏,紧急按钮也是触控,被设计师吐槽“违反设计常识”――极易误触,再说万一停电了怎么办?
科幻想象和产品设计一味取消物理反馈、追求触屏的弊端,我们在《有种触屏一代不知道的爽,叫做“按钮”》一文中有讨论。
雷克利・斯科特就不会滥用触屏或未来技术。《异形契约》里顶级人工智能的家里放的是大卫雕塑,不需要全息投影、霓虹灯条来显示所谓的“科技感”。
千禧年之前的SF日漫也赞美“物”的质感, 比如机械狂魔大友克洋,把机器的原件管线堆叠到极致,引领了独特的科幻审美。
科幻片的呈现或许趋于单一,但现实中,人的需求和审美是多元的。
有人喜欢《2001》式的洁白,有人喜欢大友克洋式的堆砌,石晓勤指出,现实中的智能家电,一定是细分的、个性化的。
不会到处都是触屏,因为有不喜欢触屏的消费者。
家电造反?设计师和工程师充分考虑到了这点,一定会把风险规避掉 。
设计者要在“产生社会效益”“服务消费者”和“有噱头”之间找到平衡。
每个设备都太集成、太智能,功能重复;或者为了“互联”而“互联”,空调用手机控制,吊灯用遥控器开关,原本产品的能力反而没被释放。
很多科幻对智能家电的恐惧也基于此:每个单品都很智能, 他们会不会联合起来,或者彼此嫉妒?
因为这些想象有一个前提:家电是各自分离的,所以叠加会产生冲突,给主人带来困扰。
石晓勤表示,好的设计是做减法。实现“未来感”,不是让每个产品都争奇斗艳,而是让它们合理分工。
COLMO的“全屋智能”,就是回归消费场景中的基本的元素,提供相应解决方案。
比如,水。呼吸,喝水,洗衣, 洗澡,都是跟水有关的生活场景。水质不好,衣服会变硬,皮肤会变差,杯子里会有水垢。
智能家居,就是要一次性 解决全屋用水的问题,不仅让喝到的水非常好,呼吸到的空气里面的水也非常好。
设计者在设计智能家电的时候,到底在想什么? 归根结底是让人的生活更舒服,而不是更“炫酷”。
《哈利・波特》中韦斯莱家有一个魔法时钟,可以显示每个家庭成员的状态,是“路上”“工作”“旅行”“医院”还是“在家”。留在家里的人,可以据此做出准备。
韦斯莱家的魔法钟,已经在慢慢实现了。
开门的瞬间, 房间会通过指纹解锁知晓来者何人,女主人回家 最经常开哪盏灯,孩子回家应该启动哪个模式。
车上安装感器, 车进小区家里就开始烧洗澡水, 空气会调整到令主人较舒适的状态,甚至厨房里的相关的电器都开始运行起来。
比如大部分人觉得厨房本就很闷热,忍一会,做完这顿饭就出去。但产品设计师会认为:空气是流动的,厨房本可以像卧室一样舒适恒温。
石老师对 未来家居场景的描述已经接近魔法。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曾停止。 过去觉得,把所有家电连在一起,难道不是很危险、很智障、没必要?
COLMO一直想告诉消费者, 连接,可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做完这期节目才明白:好的智能家居,是通过各个部件的分工合作,了解你是谁、知道你需要什么,帮助和塑造人,而不是凌驾于人。